林亦子,1965年生,香港西醫。1989年時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學生,與約30名香港學生共赴北京支援八九民運,見證六四鎮壓。

林亦子出生於廣東汕頭,14歲隨父母逃到香港。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期間,林亦子參加中大學生所組織的「國是學會」。中大國是學會成立於1975年,原為文化大革命、六七暴動的背景下所成立的愛國學生組織,1980年代後逐漸轉為關注社會時政、香港及中國的社會運動。當時,林亦子也曾隨國是學會所組織的交流團赴大陸參訪因「八六學潮」興起的大學。

1989年4月至5月,民運情勢日益升高,當局也在5月20日於北京部分地區實施戒嚴。5月到6月期間,包括林亦子在內約30名中大學生,陸續帶著港人捐款和對講機、帳篷等物資,赴京支援學運。時年24歲、就讀中大社會系四年級的林亦子抵達北京後,發現大量外地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靜坐將近一個月,食物嚴重不足、衛生條件亦差,遂著手建立物資站,聯絡食物工廠以接收和分派食物,確保廣場上萬人的食物供應無虞。

6月4日凌晨12點,鎮壓開始。人在西單的林亦子和友人隨人群撤入胡同,目睹市民以三輪板車、摩托車載著傷者不停穿梭在胡同之間,聽聞市民的口號聲夾雜軍隊槍聲,響徹雲霄。6月5日,林亦子搭上港府派來的專機,離京回港。返港之後,她與其他見證者撰寫〈北京紀行〉,記述六四鎮壓當日所見所聞,並由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出版。其後,林亦子轉為學醫,於香港執業行醫。

25年後,當年赴京支援的中大校友共同執筆六四回憶錄《 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 我們在北京…… 中大學生八九民運見證》,時年49歲的林亦子也是作者之一。回憶錄於2014年6月4日前夕,由中大學生會出版。

參考資料:端傳媒香港獨立媒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