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名老威,1958年8月4日生於四川。 1980年代,廖亦武經常在中國官方文學雜誌上發表現代詩歌。但多數具有西方創作風格的反叛性前衛作品,曾多次在「反精神污染」和「反自由化」等政治運動中,受到嚴厲批判。1986年至1989年,他相繼發表了《死城》、《黃城》、《幻城》、《偶像》等長詩。

1989年3月開始,中國幾十個城市爆發街頭抗議,隨後的6月3日下午,在天安門廣場集體悲劇徵兆頻頻顯示之際,他寫下《大屠殺》這首詩。預測並在詩行裡「親身經歷」了中國軍隊對示威抗議者的清場圍剿。因爲毫無發表渠道,他就在6月4日凌晨,在天安門大屠殺進行之際,同步朗讀了這首詩,並與加拿大公民戴邁河一起,製作並複製成錄音帶,傳遍了全國許多城市。這是當時的血腥鎮壓和瘋狂搜捕中,唯一來自於文學的公開反抗。

1990年3月初,廖亦武組織劇組,籌備並拍攝了《大屠殺》的姐妹篇,詩歌電影《安魂》,主題仍然是對死難者的悼念。再接下來的3月16日清晨,他和整個《安魂》劇組,大約10人左右,在重慶被國家安全局抓捕。後來他被判定為「政治犯」,以「反革命宣傳煽動」的罪名,坐牢4年,輾轉了四個監獄,自殺兩次,九死一生。1994年1月31日,提前43天出獄。

為了謀生,他成為各地酒吧及茶館的賣藝人,他在監獄學會的洞簫演奏派上了用場。但是警察一直監控著他,視他為國家的危險敵人。1999年初夏,廖亦武先後出版過兩本書:《沉淪的聖殿——中國1970年代的地下詩歌故事》和《中國邊緣人採訪錄》,立即成為暢銷書,可隨即,新聞出版局宣佈這是「反動書籍」,描寫了社會的黑暗。警察甚至查抄了印刷廠,他的民間出版人也被列為追捕名單。2001年初春,他再次化名「老威」,出版了《中國底層訪談錄》的60人刪節本,讓「不見天日的下水道裡的中國」浮出地面,激起軒然大波。出版社遭到整肅,高調贊揚過他的週刊《南方周末》遭到更嚴厲的打壓,主編和許多編輯被撤職。廖亦武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「出版殺手」,被嚴禁在自己的祖國發表任何作品。

廖亦武曾16次被阻止出境,2008年,在他寫作後來在臺灣和法國出版的《地震瘋人院——5月12日四川大地震記事》之際,他趁混亂和採訪之際,鑽政權的空子,從戶籍所在地轉回戶籍關係,僥倖地拿到護照。即便如此,2009年以中國為主題嘉賓的法蘭克福書展發給他邀請,他也被禁止出境而不能參加。2010年春的科隆文學,也有類似遭遇,廖亦武在機場被逮捕,同時接受數個小時的審問。終於在2010年9月,廖亦武首度被允許出境,來到柏林參加柏林國際文學節。而在2011年2月至5月,在多次要求出境不被允許的狀況下,廖亦武終於在7月2日走過中越邊境,然後5日自越南河內登機,於6日清晨飛抵德國。

2012年,廖亦武獲得柏林DAAD年度藝術家項目獎學金。2012年6月21日,聯邦德國圖書貿易協會宣佈,廖亦武榮獲德國書商和平獎。2013年1月和6月,他的監獄自傳《我的證詞》法文版和英文版相繼問世,隨即暢銷。法國大使代表法國政府,授予廖亦武「法蘭西文學與藝術軍官勛章」。2016年初秋,廖亦武的長篇小說《輪迴的螞蟻》德文版由法蘭克福菲舍爾出版社推出,此作第一部分寫於四川監獄,手稿曾在馬巴赫的德國國家文學檔案館長期展出。

2017年始,廖亦武聯絡德國社會名流,發起持久的營救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夫婦的行動。劉曉波去世後,廖亦武等人又繼續營救劉霞。他兩次公布了自己和劉霞的電話錄音,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。他的呼籲也得到德國政府和民間更加積極的回應,默克爾總理多次公開提出釋放劉霞——促使劉霞終於在2018年7月10日獲釋,飛抵柏林。

2018年5月,《三個無效簽證和一個死亡護照——逃出中國的漫漫旅途》德文版由法蘭克福菲舍爾出版社推出。

廖亦武。來源:壹週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