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0年7月20日生於成都,1959年起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和中文系。1965年因給毛澤東寫一封《對黨和政府的若干意見》的長信,批評中國共產黨、國家生活中的不民主,被定性為「反革命分子」,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鬥。1969年至1978年被分配到河南省農村改造,後來在河南駐馬店地區文教局任科長,兼任確山縣瓦崗人民公社書記和駐馬店地區農校(原國家科委幹校)校長,期間,對中國的經濟、教育、社會問題做了大量調查研究。
1980年代,陳一諮積極推動中國改革,為改革開放出謀劃策,策劃成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並擔任所長,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與農村研究發展中心、中信國際所和北京青年經濟學會,此「三所一會」是時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四大核心幕僚機構。
1989年八九民運爆發後,陳一諮聯合各界人士反對武力鎮壓,並以「三所一會」的名義發表了《關於時局的六點聲明》;學運遭武力鎮壓後,陳一諮被李鵬定為趙紫陽的「黑線」和學生運動之「黑手的樞紐」而成為頭號秘密通緝犯。6月4日凌晨3時,在鎮壓進行時,陳一諮撰寫《我的辭職和退黨聲明》發表,指責以李鵬等既得利益者發動軍事政變「清算革命」。中共元老萬里當時托人帶口信「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」,陳一諮因此於6月5日逃至海南省,經法國轉逃美國並流亡海外。
1989年在法國巴黎籌組「民主中國陣線」,1990年4月,和臺灣旅美學者余英時發起並組建了獨立學術組織「當代中國研究中心」,希望組織一批有志者推動中國制度變革和民主進程。2002年發現罹患淋巴癌。2009年曾計劃返回中國大陸醫療,中國政府提出以「寫保證書」為返國條件。陳一諮拒絕接受。 2013年5月下旬,出版70餘萬字的《陳一諮回憶錄》,回顧其出生的1940年代到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約半世紀的經歷。
2014年4月14日,美西時間下午3點,在洛杉磯家中病逝。